<i id="4qgqs"></i>

    1. <u id="4qgqs"></u>

        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自評報告

        作者:創始人 發布時間:2023-08-17 瀏覽次數: 0

        根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關于開展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評估工作的通知》(國教督辦函[2020]25號)和江西省教育廳《關于開展2020年職業院校評估工作的通知》(贛教職成字[2020]23號)的文件精神和《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暫行辦法》(國教督辦[2016]3號)文件要求,我校認真對照評估體系、結合狀態數據采集平臺和高等教育基層統計報表全面進行自查,現結合學校實際辦學情況,圍繞高等職業院校辦學基礎能力、“雙師”隊伍建設、專業人才培養、學生發展和社會服務等五個方面,形成自評報告。

        第一部分??學校基本情況

        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批準設立,教育部備案的贛東北地區唯一一所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校下設非遺學院、陶瓷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信息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五年制大專部和基礎課部等7個教學單位,學校擁有國家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中國陶瓷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全國計算機應用水平考試站”、“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技能鑒定站”。?學校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不斷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學校設有26個高職專業,分屬文化藝術、輕工紡織、裝備制造、能源動力與材料、財經商貿共5個高職高專的專業大類。形成了“一體兩翼”模式,“一體”即“文創產品”,“兩翼”即“設計、制作”與“營銷”,打通二級學院專業壁壘,實現了專業鏈與產業鏈有效對接。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科研工作,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科研成果豐碩。學?,F有省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精品課程2門;公開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31部;實現了產品設計類頂級獎項的大滿貫――“德國if獎”、“德國紅點獎”、“美國IDEA獎”、“韓國K獎”;取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專業精品教材將1項。學校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參加學科和技能大賽,獲得政府、行業、企業一等獎等各級獎項150余項。

        學校始終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推行項目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學校成立了產教融合中心,積極對接地方產業及企業單位,以項目為引領,以班級為單位,以課程為載體,大力發展文創產品開發和創意設計,結合景德鎮陶瓷特色元素,推進人文、時尚等元素融入文創設計。相關專業的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名設計師,每一項作業都是一個文創產品,逐步形成“文創+非遺+陶瓷+科技”的文創模式,積極服務地方經濟。

        學校將職業資格標準引入教學,引入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校企合作共同開發教學資源,強化專業與產業對接,推動校企共建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構建“產學研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目前,我校與南京大本營科技有限公司,江蘇財鑫培訓有限公司、上海博思中國等知名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引企入校,實現招生即招工、雙主體育人,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崗位工作能力。

        第二部分??評個指標分析

        一、辦學基礎能力

        (一)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

        學校沒有政府財政的生均經費撥款,沒有享受到與政府所舉辦院校的同等待遇。經費來源主要為學費收入。

        (二)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

        學?;A教學設施的加強,進一步滿足了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現實需求。截止2019年底,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為1330.3萬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為7038.62元/生。

        (三)生均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

        學??傉嫉孛娣e256.8畝,校舍總建筑面積97362平方米,教學科研及輔助用房面積64245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面積586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90.58平方米,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37.10平方米。學校建有教學樓、學生公寓樓、綜合樓、標準化塑膠運動場等,各種生活設施齊全。

        (四)信息化教學條件

        目前,學校正著力打造優質資源和信息智能數字化校園。學校接入互聯網出口寬帶為100Mbps,教學用終端計算機560臺,每百名學生配教學用計算機29.63臺。上網課程數10門,網絡信息點數達2300余個。全校在教學與管理中已全面使用教務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無線教學網絡系統、網絡教學系統,基本形成網絡化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實現了教學、辦公區域無線網絡全覆蓋,實現了在校就餐、校內購物、住宿管理校園一卡通。

        (五)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

        學校校內實訓基地總面積11230平方米,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30余個,目前正在開展校企合作的企業數11個,其中正在開展合作的當地企業數5個。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2272個,2018學年學生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時總量達2093000(人日)。

        二、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高標準建設師資隊伍。根據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特點,引進與培養相結合建設師資隊伍;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的學緣結構、年齡結構和職稱結構,基本建成了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師資隊伍。引進上海市教學名師、上海市高職院校文化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上海市教委專家李斌,引進國家級省級大師13人,非遺傳承人10人。

        學?,F有教職工191人,其中專任教師110人(專業教師93人),生師比為17.18:1,其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4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9.09%;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29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6.36%;“雙師型”教師37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3.64%。

        ?

        表1:專業教師隊伍職稱結構情況表

        專任

        教師

        職稱

        高級職稱

        中級職稱

        初級職稱

        人數

        所占比例

        人數

        所占比例

        人數

        所占比例

        110

        29

        26.36%

        19

        17.27%

        18

        16.36%

        ?

        表2:專任教師隊伍學歷結構情況表

        專任

        教師

        學歷(學位)

        碩士以上

        本科

        合計

        博士

        碩士

        人數

        所占比例

        人數

        所占比例

        人數

        所占比例

        人數

        所占比例

        110

        43

        39.09%

        0

        0%

        43

        39.09%

        67

        60.91%

        ?

        三、專業人才培養

        (一)專業建設

        1.面向區域重點產業辦專業

        學校主動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發展需要,根據景德鎮地域經濟支柱產業,江西省《教育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結合專業特色,對學校開設的專業進行了優化與整合,形成了文化藝術大類、輕工紡織大類、裝備制造大類、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財經商貿大類五大專業類群,確立了未來專業建設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①以專業建設為核心,以專業類群建設為支撐,優化專業結構,弘揚自身優勢,對接行業、產業,精準定位發展方向,增強專業社會服務能力;

        ②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夯實專業建設基礎,打造專業品牌,凝練專業特色,全面提升專業水平,提高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

        ③以骨干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共建共享教學資源為

        原則,努力提高專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④加強國際的交流合作,服務“一帶一路”發揮戰略,提升

        專業國際影響力。

        表3:專業設置情況表

        文化藝術大類

        藝術設計類

        美術專業陶瓷繪畫方向(陶瓷美術學院)

        美術專業國畫方向(陶瓷美術學院)

        美術專業青花裝飾方向(非遺學院學院)

        陶瓷設計與工藝專業陶瓷成型方向(非遺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雕塑藝術設計方向(陶瓷美術學院)

        陶瓷設計與工藝(陶瓷美術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環境藝術方向(藝術設計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裝飾藝術設計方向(藝術設計學院)

        產品藝術設計專業(藝術設計學院)

        ?

        文化服務類

        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非遺學院)

        ?

        輕工紡織大類

        輕化工類

        陶瓷制造工藝(材料經管學院)

        ?

        裝備制造大類

        機械設計制造類

        工業設計專業(設計藝術學院)

        ?

        航空裝備類

        無人機應用技術(材料經管學院)

        ?

        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

        非金屬材料類

        材料工程技術專業(材料經管學院)

        ?

        建筑材料類

        建筑材料工程技術(材料經管學院)

        ?

        財經商貿大類

        市場營銷類

        市場營銷專業(材料經管學院)

        ?

        電子商務類

        電子商務專業(材料經管學院)

        ?

        物流類

        物流管理專業(材料經管學院)

        ?

        財務會計類

        財務管理專業(材料經管學院)

        會計專業(材料經管學院)

        ?

        2.在辦好陶瓷專業的同時,瞄準國家高新技術新專業

        在當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如何在做好傳統制造業專業文章的基礎上,搶占新興產業人才培養的制高點,增強學校的發展后勁,優化專業結構,服務景德鎮航空產業的創新發展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課題。學校遵循錯位發展的理念,立足當今,面向未來,嘗試發展“無人機應用技術”等適用性和成長性較好的專業,大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我校與北京通用航空江西直升機有限公司,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培養機制,校企高度融合,切實發展目前社會急需的無人機應用技術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助力國家、地方高新技術與經濟的發展。

        (二)課程建設

        1.課程設置

        學校重視課程建設,采取有力措施,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項目教學、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全面對課程設置進行梳理改革,努力實現教學資源在專業、課程間的共享。本年度全校共開設課程351門,其中理論課59門,理論實踐課程133門,全實踐課程159門。

        表4:課程設置情況表

        課程設置

        課程門數(門)

        所占比例

        理論課

        59

        16.81%

        理論實踐

        133

        37.89%

        實踐課

        159

        45.30%

        合計

        351

        100%

        ?

        表5:課程屬性情況表

        課程屬性

        課程門數(門)

        所占比例

        公共課

        10

        2.85%

        專業基礎課

        127

        36.18%

        專業課

        214

        60.97%

        合計

        351

        100%

        ?

        2.課程體系改革

        結合就業崗位需要,優化課程體系建設。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崗位技能等級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按照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構建了公共人文素質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職業發展能力模塊和實踐教學模塊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緊緊圍繞職業能力培養這個核心,適當減少理論課程教學內容,增加實踐性課程教學內容,實踐教學課時比例達50%以上,同時課程體系 改革后,增加了職業發展能力課程,從而使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更加科學、合理,呈現出“注重人文知識、突出能力培養、強化職業素質”的特點。

        (三)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1.校內實踐實訓基地建設

        學校根據各專業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的需要,按照“整合資源、突出優勢、發展特色”的建設思路,統籌規劃,建設校內外實踐實訓基地。學校建有校內實訓基地17個,建筑面積11230平方米,生均(折合)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7038.62元/生,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1.2個/生。

        2.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學校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積極拓展校外實訓基地。目前學校擁有實習基地14個,本年度正在洽談的合作企業數11個,其中正在開展的校企合作的當地企業5個。2019年度,校外實訓基地接受實習人數達3266人次,實現了從學校學生向社會職業勞動者的轉變,社會適應能力大大增強。

        3.頂崗實習

        學生畢業前需要完成至少6個月的實習教學。學校實習管理規章制度健全,實習管理運行機制不斷完善,建立了校和教學單位兩級實習管理組織,強化了實習的過程管理。實習期間學校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實習生的學習紀律和安全管理,及時解決實習生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實習檢查時注意加強與實習單位的交流與溝通,不斷提高實習信息反饋的質量水平;重視實習材料的歸檔工作,特別是實習全過程監控方面的材料。

        學校每年均制定《畢業實習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實習工作,根據各專業實際情況,不斷修訂、完善教學大綱,明確規定了實習組織、計劃、指導和考核等方面的內容與要求,加強過程管理,做到了實習前有組織、有動員,實習中有檢查、有落實,實習后有考核、有總結,保證了實踐教學目標明確、責任到位、組織有序。初步建立了以實習單位為主、學校與實習單位共同管理、學校定期巡查的實習管理模式。校領導人均每學年至少赴2所以上省內外重要實習基地開展檢查巡視,與指導教師和實習生座談,聽取實習單位和學生意見和建議,確保實習輪轉崗位到位、實習住宿交通環境安全、實習質量得到保障。各實習基地普遍反映:我校實習生遵守勞動紀律,服從雙重管理,能夠吃苦耐勞,基礎知識比較扎實,動手能力和主動服務意識較強。

        四、學生發展

        (一)生源情況

        近三年,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為5959人,其中報考人數3048人,實際招生1657人。

        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以來,學校高度重視、積極響應,研究政策、深入宣傳,多項舉措做好做實百萬擴招工作。2019年學校計劃招生291人,實際招生291人。

        (二)畢業生情況

        1.畢業生職業資格證書獲取情況

        我校各教學單位作為開展職業資格工作的主體部門,繼續教育學院作為開展職業資格工作的職能部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按照各專業職業技能的中、高級標準,將職業技能培訓教學融入全校的教學體系。2017年有197人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職業資格證書,2018年有277人,2019年有266人。

        2.畢業生就業情況

        學校創新“校級指導、院級負責、專業對接”就業工作模式,實現就業指導課程化覆蓋。精心組織畢業生校園供需洽談會累計參會單位近30余家,為畢業生提供了1100多個就業崗位。

        據統計,學校2019718名畢業生中,已就業的學生數達到

        702人,最終就業率為97.77%。

        根據畢業生跟蹤調查統計數據顯示,2018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

        平均月收入3055.91元,雇主滿意度為95.22%。

        6:2019屆各專業年終就業率

        院系

        專業名稱

        畢業人數

        就業人數

        就業率(%

        陶瓷美術學院

        雕塑藝術設計

        27

        21

        77.78%

        陶瓷繪畫

        82

        78

        96.30%

        國畫與書法

        19

        19

        100

        藝術設計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

        201

        198

        99.51%

        產品設計

        30

        30

        100%

        工業設計

        16

        16

        100%

        裝飾藝術設計

        40

        40

        100%

        信息技術學院

        材料工程技術

        70

        70

        100%

        建筑陶瓷技術

        24

        24

        100%

        文物鑒定與修復

        53

        53

        100%

        財務管理

        ????25

        25

        100%

        會計

        42

        42

        100%

        電子商務

        54

        54

        100%

        物流管理

        16

        15

        93.75%

        市場營銷

        19

        17

        89.47%

        合計

        718

        702

        97.77%

        ?

        五、社會服務能力

        (一)加強人才培養

        截止2019年7月,我校累計向社會輸送了2千多名技術技能人才,培訓225人次。2019年,留在本省市就業人數371人,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二)職業培訓

        1.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和培訓

        學校實施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的“雙輪驅動”業務發展戰略,搭建平臺、轉觀念,逐步構建和完善社會終身學習服務體系;權利推進培訓內容不斷擴展,培訓質量不斷提升,通過開展各類職工繼續教育,內促學校管理創新,進一步激發辦學活力,促進學校多元化發展。

        繼續教育學院專門負責我校社會培訓事宜,2019年,以開拓培訓市場,提高培訓附加值作為工作重點,充分利用學校各種資源與政府、企事業單位開展培訓項目合作,培訓人次474人次。

        2.面向行企業需求,校企加強培訓力度

        我校以服務景德鎮地域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為宗旨,始終堅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務地方”,將優質技術資源向地方社會開放,鼓勵教師到企業中去、到行業中去,將自身的特長技術用到行業前線中,為區域經濟建設作出貢獻的同時還增強了教師的實踐鍛煉機會,助推高職院校的科研成果的轉化。

        第三部分???面臨挑戰與展望

        一、面臨挑戰

        1.職業教育類型教育的發展轉變

        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出臺,在職業教育向類型教育轉變和完善制度體系、標準體系,推進多元辦學、協同育人的發展形勢下,學校面臨著校企“雙元”育人機制改革的思想轉變、發展方式轉變、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等全面的變革挑戰。如何深化產教融合是學校內涵建設的重大命題。

        2.多樣化社會思潮和網絡新媒體對我校育人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育人的過程中,我校構建了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體系,全面貫徹立德樹人理念,把育人工作滲透到教學、管理、服務的各個層面,落實到學生的學習、實訓和日常生活中,取得了較好成效。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信息網絡技術突飛猛進,各種思想文化交流融合更加頻繁,高職學生成才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高職學生思想意識更加自主,價值追求更加多樣,個性特點更加鮮明。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強國戰略深入實施,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培養創新人才,這些都對我校育人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3.現代工匠型人才培養對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標準

        當前,中國制造業正面臨全面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部署,這對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標準。將產品變成藝術品,將生產變成一種藝術,對產品精益求精,最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是對實現這一轉型升級要求的完全詮釋。近年來,學校堅持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陶瓷專業為特色,重點加強對裝備制造業、文化藝術業和經濟行業的專業群建設力度,打造特色專業群。面對新形勢,如何對接景德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實現優質發展、特色發展,培養現代工匠,對我校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4.科技成果轉化程度低

        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我國現階段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產

        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但當前我校科技成果應用性不高、教師成果轉化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發展方向

        學校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專業建設為統領,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教學改革為突破口,鞏固提升示范建設成果,各項事業持續快速發展。下一步,學校將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持續推進教學改革,提高育人質量

        全面改進教學方法,結合專業特點普及推廣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教學模式,廣泛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方法,注重學生主體,做好教學過程設計,提升課堂滿意度,提高育人質量。

        2.科研質量有待提升,更好服務社會

        近年來廣大教師科研積極性高漲,各級各類課題申報增多,公開發表的論文數量也逐年提高,但如何在質量上實現飛躍,是我??蒲泄ぷ鞯闹匾蝿?。其次如何促使科研能力轉化,也是我校面臨的重要課題。

        3.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師資水平

        強化教師教學水平與專業技能的雙重培養,著力提升專業教師“雙師”素質;積極爭取政策,加強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完善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的選拔和培養機制,建成一支結構優化、相對穩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4.推進新校區建設,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做好新校區工程建設項目推進工作,加強教學科研設施及配套資源建設,推進教育現代化;加強信息化建設,完善信息化平臺,全面提升信息服務能力和質量,建設智慧校園,促進全面發展。

        ?

        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

        2020年9月20日


        国产一级二级不卡精品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_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综合网
        <i id="4qgqs"></i>

        1. <u id="4qgqs"></u>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91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视频 |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 欧美黑白配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欧美香蕉一区 | 亚洲一线高清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