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紅色文化教育作為加強青年思想武裝和紅色班級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5月18日藝術設計學院依托我市豐富的紅色資源優勢,組織22級藝術設計紅色班級“星火班”44名同學前往程家山龍源村開展“尋訪紅色足跡 傳承革命精神”紅色走讀研學活動。校黨委書記、省督導專員段為松,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玉萍,校長助理、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吳慧云,黨支部副書記黃莉,指導老師陳媛、李紹云等參加本次活動。
(一)大巴上的思政課
同學們乘坐的大巴車從學校出發,黨委副書記王玉萍將大巴車作為課堂,給同學們講述了沿途位于峙灘鎮“皖贛邊蘇區八縣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清溪村贛北紅軍醫院舊址”“興田鄉程家山革命烈士陵園”“龍源村紅軍被服廠舊址”等中國共產黨在皖贛邊區開展轟轟烈烈的蘇維埃革命斗爭歷史,引導同學們感悟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讓青春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綻放絢麗之花。
(二)緬懷革命先烈 重溫英烈事跡
大家來到程家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肅立、默哀,面向烈士三鞠躬,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與深切緬懷。隨后,大家來到程家山皖贛邊蘇區歷史展廳聆聽程家山的革命故事和紅色記憶。紀念館內陳列著一幅幅戰斗圖片、一件件歷史文物和一份份文獻史料,仿佛硝煙彌漫的悲壯時刻重現眼前。學生了解在以程家山為中心的皖贛邊蘇區開展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歷史,感受到紅色政權建立的艱難困苦、奮斗征程的歷史滄桑,更深刻地領會到紅色精神的豐富內涵。
(三)深入龍源村落進行紅色走讀
走在龍源村的小道上,村道兩旁一幅幅繪制精美、構思巧妙的紅色文化主題的陶瓷板畫深深吸引了同學們。指導老師陳媛為同學們講述發生在墻繪上的紅色故事,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紅色文化墻,深切感受了當年紅軍在艱苦歲月中犧牲自我,忘我革命的崇高品質。
懷著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感恩之心,同學們參觀了紅軍被服廠及紅軍指揮部舊址。它是程家山皖贛邊根據地軍事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累計縫制軍服近萬套,為軍民參軍參戰提供了物質保障,為北上抗日先遣隊及時提供了服裝補給。
歷史匯鑄了贛鄱大地紅色基因,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見證了中國革命的激情與理想,浸染過革命先烈的鮮血,演繹過時代的滄桑。紅色走讀,讓同學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的紅色血脈在心間流淌。
(四)校領導與師生開展座談
校領導與星火班學生就“尋訪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紅色走讀研學進行座談交流。紅色班級的同學們展開了討論,紛紛表示,作為紅色班級,我們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政治覺悟和思想理論素養,從自己做起,追求卓越,并影響帶動身邊的每一位同學,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立大志,擔大任,加強紅色班級建設;要學習英雄不畏艱難的骨氣,面對艱難險阻、舍生忘死的大義;要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勇敢的扛起肩負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
黨委書記段為松參與同學們的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勉勵同學們要自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向英雄學習、向前輩學習、向榜樣學習,永遠聽黨話、跟黨走;要不負韶華、不負時代,在學習和工作中勇當先鋒、爭做表率,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