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4qgqs"></i>

    1. <u id="4qgqs"></u>

        診改復核倒計時 | 一起再學習,診改知識應知應會

        作者: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官網 發布時間:2023-04-09 瀏覽次數: 0

        01 “診改”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1)構建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2)提升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

        (3)建立現代質量文化。

        02 “診改”復核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聚焦核心要素、關注診改軌跡、尊重校本特色。

        03 “診改”復核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運行、平臺建設及其對診改的支撐度。(“診改”復核的重點是看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是否建立、是否運行、是否有效。)

        04 學校層面診斷內容包括哪些?

        (1)學校發展規劃是否成體系,學校發展目標是否傳遞至專業、課程、教師等層面,目標是否上下銜接成鏈。學校機構職責是否明確,是否建立崗位工作標準,標準和制度執行是否有有效機制。

        (2)學校是否建有規劃和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實施、診斷、改進的運行機制。實施過程是否有監測預警和改進機制,方法與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是否建立學校各組織機構履行職責的診改制度,方法與手段是否可操作,是否有效運行。

        (3)診斷結論是否依據數據和事實獲得,自我診斷報告的陳述是否明確具體,改進的機制和措施是否有效。

        05 專業層面診斷內容包括哪些?

        (1)專業建設規劃目標、標準是否與學校規劃契合,是否與自身基礎適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標準和課程教學目標與標準是否銜接貫通,課程體系是否能支持人才培養目標與標準的達成。目標與標準是否明確、具體、可檢測。

        (2)學校是否建立專業建設質量診改運行制度,診改內容是否有助于目標達成,診改周期是否合理,診改方法與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

        (3)診斷結論是否依據數據和事實獲得,自我診斷報告的陳述是否明確具體,改進的機制和措施是否有效。

        06 課程層面診斷內容包括哪些?

        (1)課程建設規劃目標、標準是否與專業建設規劃契合,是否與自身基礎適切。課程教學目標與標準和課堂教學目標與標準是否銜接貫通,課堂教學是否能支持課程目標與標準的達成,目標與標準是否明確、具體、可檢測。

        (2)學校是否建立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質量的診改運行制度,診改內容是否有助于目標達成,診改周期是否合理,診改方法與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

        (3)診斷結論是否依據數據和事實獲得,自我診斷報告的陳述是否明確具體,改進的機制和措施是否有效。

        07 教師層面診斷內容包括哪些?

        (1)教師個人發展目標確定是否與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及專業建設規劃等相關要求相適切,與自身基礎適切。教師是否制定有個人發展計劃及與之相應的目標與標準。目標與標準是否明確、具體、可檢測。

        (2)學校是否建立教師個人發展自我診改制度,周期是否合理,診改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是否建立促進教師發展的外部干預機制。

        (3)診斷結論是否依據數據和事實獲得,自我診斷報告的陳述是否明確具體,改進的機制和措施是否有效。

        08 學生層面診斷內容包括哪些?

        (1)學生是否制定有個人發展規劃,個人發展目標確定是否與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及素質教育相關要求相適切。學校是否建立指導學生制定個人發展規劃的制度。

        (2)學校是否引導學生進行診改,周期是否合理,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是否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激勵機制。

        (3)診斷結論是否依據數據和事實獲得,自我診斷報告的陳述是否具體明確,是否根據自身基礎進行改進,改進的機制和措施是否有效。

        09 信息化平臺診斷內容包括哪些?

        (1)學校是否對平臺建設進行頂層設計,是否能實時、常態化支撐學校的診改工作。

        (2)學校是否建立校本數據中心,消除了信息孤島,實現了數據的開放共享。

        (3)學校是否圍繞五個層面的目標達成,建有數據采集系統,實現了源頭數據即時采集。平臺是否具有服務五個層面診改的監測、預警及數據分析功能。

        10 診改中強調的“三全”“三共”“三步”

        指的是什么?

        “三全”即全員、全過程、全方位;

        “三共”即共創、共治、共享;

        “三步”即事前(目標、標準)、事中(監測、預警)、事后(診斷、改進)。

        11 什么是“8字形質量改進螺旋”?

        答:

        image.png

        “8字形質量改進螺旋”是指全面提升質量的工作過程,由兩個循環構成一個 8 字型。依據目標和標準,組織實施,在工作過程中分析數據、診斷問題、及時改進,促進向更高的目標發展,形成不斷提高的質量改進螺旋(循環提升)。

        12 不同層面如何實現“8字形質量改進

        螺旋”?

        從相應的目標開始,制定標準,進行實施,通過自我診斷和外部監測,進行數據分析,隨時發現預警、及時調整改進,向更高的目標發展,促進工作質量的循環提升。

        13 什么是SWOT分析?

        SWOT分析(S—strengths(優勢)W—weaknesses(劣勢)O—opportunities(機遇) T—threats(挑戰)),即基于自身實際優勢和劣勢以及外部環境機遇和威脅進行綜合分析,對學校發展水平、專業發展水平、課程發展水平、教師發展水平、學生發展水平、治理能力、服務能力、合作平臺、發展潛力等要素進行自我診斷,確定每個診斷要素的發展戰略。

        14 質量保證重點領域有哪些?

        專業質量保證、師資質量保證、學生全面發展質量保證、教學條件和服務、質保體系運行效果。

        15 為什么要求學校開展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診斷與改進?

        一是有準備的面對國家即將要進行的“管、辦、評”分離(管理方、舉辦方不組織對學校的評價,由社會第三方組織)改革(原來是由教育部、教育廳組織評估,是自己講自己好,將來是由第三方組織對學校進行評估),也就是在國家實施的“管、辦、評”分離之前,讓大家練好內功。二是教育主管部門,以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為抓手推動學校內涵建設,用制度、用規范來保證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6 什么是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改復核?

        “診改”復核結論有哪些?

         診改復核是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自主診改工作有效程度的檢驗。復核結論有三種類型即“有效”“局部有效”“待改進”。

        “有效”指:

        (1)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基本形成,至少有包括專業和課程層面在內的三個層面的“8字形質量改進螺旋”已經建立并運行有效;

        (2)平臺建設頂層設計先進、可行,并正按規劃要求和實際節點扎實推進,產生支撐診改的業務數據。

        国产一级二级不卡精品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_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综合网
        <i id="4qgqs"></i>

        1. <u id="4qgqs"></u>
            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免费无l码中文在线 | 亚洲成色在线香蕉 | 亚洲午夜高清国产自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乱字幕 | 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