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事/關/你/我
【共建網絡安全,共享網絡文明】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近幾年來各個高校網絡安全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尤其是校園網的發展為師生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仍需加強,主要就是部分學生未能受到正確價值導向的引領,導致生活和學習受到不良影響。因此,我們應該緊緊抓住校園網絡安全宣傳思想,倡導網絡文明,在網絡生活中加強思想道德自律性,共創文明校園。
01校園網絡安全隱患
校園安全關系到每個師生、家長,隨著信息技術引起的社會變革,校園網絡安全對于校園現代化建設越來越重要,開放的網絡環境也為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由于校園網絡技術發展不完善,校園的網絡安全還存在一定的隱患,解決網絡存在的安全問題,有利于更好的促進高校網絡文化的進步,更好的促進高校網絡信息系統的完善發展。
(一)計算機病毒
互聯網的發展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計算機病毒始終伴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主動附著在文件當中并能很快的蔓延,具有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等特點,難以根除。校園計算機房和辦公室是病毒入侵最常見的場所,經常通過復制和傳送文件進行病毒傳播,輕度病毒會使電腦運行速度變慢,推遲工作進度,大量的病毒入侵則會導致校園網絡的整體癱瘓,嚴重的影響了師生的正常生活,也會帶來不可估計的損失。
(二)網絡安全漏洞
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信息化教育已經被引入全世界的高校當中,校園網絡安全管理是高校網絡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當前校園網的安全系統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首先是前期校園網建設比較急于求成,導致缺少整體的網絡規劃;其次是校園網站的管理缺乏專業的人才,后期維護難度大;最后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網速慢、難進網、推送信息延緩等問題。這些漏洞都極大地損害了師生利益。
(三)不良信息影響
網絡文化的開放性為大學生教學和科研能力提升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另一方面,網絡的虛擬性特點也使大學生容易受到更大的誘惑。現在校園當中基本人手一臺電腦、一部手機,部分學生在瀏覽網頁時可能會受到不良網站的色情、暴力信息的影響,有極少數的學生受到校園貸、電信詐騙等不良信息的迫害,這些行為都嚴重的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四)個人信息泄露
大學生是上網的龐大群體,面對網絡的多元化環境,部分學生在不經意間就會留下自己的信息,包括學生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學校地址、學籍等信息。在校園當中最常見的信息泄露就是一些手機APP進行的一鍵登錄和大學生網絡刷單,當這些信息被泄露給不法分子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02創建文明校園
大學生有著開闊的眼界和豐富的文化知識,是網絡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同時,也是網絡文化的重要建設者,創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對于大學生自身的行為模式和價值取向具有重大的意義。更好地促進校園網絡信息現代化、提升大學生培養質量,創建和諧的校園網絡環境是關鍵。為了更好地推進高校工作,創建文明網絡環境,針對高?,F有網絡安全隱患,我對加強校園網絡安全提出以下四條建議:
(一)提升校園網絡安全技術
安全的網絡技術可以為校園網提供穩定可控的成長環境。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通過人臉識別、授權登錄、密碼輸入等方式保障校園網安全可靠的運行。網絡病毒的傳播速度和危害遠遠高于傳統單機病毒,針對這種現象,高校必須提升校園網絡安全技術,保障好校園網絡安全最基礎的層面也就是網絡系統設備中包括計算機、手機的安全,通過防火墻技術、網站訪問權限、入侵保護等手段對數據進行主動完善的保護,保證校園信息的嚴密性,防止計算機病毒對信息的毀壞。
(二)加強校園網絡安全管理
高校要合理及時的制定校園網絡發展計劃,從制度體系到專業人員管理配備,將傳統管理方式與網絡管理相結合,可以使網絡管理工作進行的更加的具有針對性,有利于加強網絡安全管理。首先,建立“全方位、多層次、高效率”的網絡管理機制,為網絡安全提供保障,避免計劃過大過空導致的網絡更新延緩問題;其次,建設一支專業的網絡安全管理隊伍,明確網絡安全負責人和網絡安全技術員,一旦遇到網絡安全問題,能立刻找到具體的人處理,做到“職責到人、到崗”,同時,還要建立應急處理機制和匯報機制,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
(三)營造健康和諧網絡環境
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保障,良好的道德環境有利于將大學生復雜的網絡道德觀念簡單化。校園是學生的搖籃,高??梢园研@網建成切實為高校廣大師生服務的、深受師生喜愛的現代化工具,可以展示優秀的寓教于樂的內容,引導學生遠離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營造文明校園氛圍;其次,加強網絡安全宣傳,可以在各大宣傳平臺比如學校的公眾號、電子閱覽室、校園文化墻等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宣傳,讓“安全第一”的思想融入每一位學生的內心,從而營造出良好的網絡安全文化氛圍,實現“學生安全、校園安全”的目標。
(四)樹立師生網絡安全意識
互聯網是當代社會先進文化的載體,針對大學生信息泄露的問題,高校應該積極占領網絡文化陣地,開設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相關課程,提高大學生對網絡安全的認知水平;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加強自身網絡安全意識并對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的引導。網絡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大學生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老師要鼓勵并要求大學生更多地參加網絡安全活動,促進大學生視野開闊。最后,大學生個人要樹立網絡安全意識,利用好并發揮互聯網的優勢,科學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載體,要受到正能量網絡文化的熏陶,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充分利用互聯網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引領正確的價值導向,傳遞正能量,用先進典型引領社會風尚,為加強網絡文明建設與營造良好道德環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